第七章 三、高维投影
Share
刘丰,多元文化系统集成倡导传播者,美国全息生命科学研究所首席专家。刘丰老师毕业于工程光学专业,创立了“宇宙能量理论”和“广义时空能量学”研究。多年来,致力于运用科学的方式——维度、能量、投影、全息,来解读生命的本源和不同的人类智慧。著有《开启你的高维智慧》、《精进:活出你的超然境界》等。前者是我在这个领域接触的第一本,也是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本书,它的核心观点和思维方式,是我迈入这个研究方向的指引。下文总结自刘丰老师的书籍及演讲视频。
回顾一下前文提到的维度概念。零维是一个点,一维是一条线,二维是一个面,三维是立体世界。往细了说,零维是空间中一个“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质点;一维是一个变量,在数学里可用X轴替代,在这个数轴上可以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算术);二维是一个面,由X和Y轴两个变量共同组成,代数出现了;三维出现了三个变量,X、Y、Z,它构成了我们熟悉的三维立体空间。
由于不同维度间,内在的数学规律不变,运用“数学归纳法”可以进行“降维”(去掉一个变量)求解。比如在求解三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可以用公式相减,减掉一个变量变成二元一次方程,再继续减掉一个变量,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找到唯一解。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利用一维来验证二维,二维来验证三维,进而也可以验证N-1维和N维的关系。
去掉一个变量,出现了“投影”关系。线段AB在X轴上投影出XA、XB,在Y轴上投影出YA、YB,对应坐标(XA、YA)和(XB、YB),当二维面上的AB发生任何变化时,一维X轴与Y轴上的投影均会马上做出变化。同理,三维机械制图中,工程师会用正视、侧视、俯视图这些投影像来表达物体的信息,当投影源一变化,每一个投影像就立即变化,而且,每一个三维立体物质有无穷多的二维投影。从这个角度来说,除了投影源外,各个维度的“呈现”——投影,都是“假”的,只要把任何的投影当“真”,就会被所谓的“真”障碍住。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执著在三维的智慧上,不把对三维的执念拿掉,就得不到四维的智慧。所以,人类所有的修行,都关注在“去杂念”这件事情上。“空”掉了低维就获得了高维,获得的“有”称之为“妙有”。当我们不执着于任何一个有限维度的时候,我们才能不断地进入更高的内在境界,与“自心”相连,是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因此,在多维空间里,低维空间是高维空间事物的投影,高维空间是投影源;在不同的投影里面,同一个事物所呈现出来的像是完全不同的。道家谓“地法天,天法道”,“地”代表三维,“天”是高维,“道”是投影源。只有进入投影源,我们才能看到投影像的所有逻辑关系与投影源的本质关联,佛家理解为“缘”。投影源里的能量关系在这个空间里的呈现,叫“缘起”。现在的相遇是“缘分具足”,之前,是“有缘无分”。
佛家讲法、讲经,是在四维及以上的角度来讲的。《心经》里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从低维向高维叫“观”,从高维向低维叫“照”。“般若”,就是最高维度的宇宙智慧。“深般若波罗蜜多”就是进入高维空间的深度禅定。此时从高维的视角再往回看,“照见五蕴皆空”,原来在低维的能量状态,实质是“空”性的。所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即在高维的空间内,实际上没有这些像,只是源起,既没有树,也没有台,更没有尘埃。
在三维空间里,时间是一个常量,它是按照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石英振子的振动频率界定的,每一秒的长度都是固定的。到了四维,时间就成了变量,三维空间里的时间概念不存在了。所以,经文里对一切事物不讲“开始”与“结束”,只讲“缘起”和“缘灭”,三维空间中体验的是“从生到死”的过程,是“过去、现在、未来”、事物的“开始、发展、结束”,到四维空间里,都没有了意义。那么,当达到N维的时候,进入一切投影源的本源境界,是“全然合一”的最高境界,是“道法自然”,是“无极”(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无上正等正觉”,是神学认为的“唯一”主宰。所有智慧系统的描述,到了这个最高境界,都超越了形象,指向一个“无形”的存在,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只是借由“道”来取名和描述),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解读方法而已。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巨系统的三维空间中,科学把专业分门别类,绝大多数人在人生之中只能研究自己的领域,其他领域仿佛“黑匣子”一般地存在。这个空间里复杂事物的简单共性是基本粒子。基本粒子遵循量子属性,即波粒二象性。也就是说,量子在自然界中,通常是以“能量波”的形式存在的,万物皆是“波”的组成,皆有能量。当干涉条件不具备时,波动性的本态,佛家称为“空”。当两个正弦波相遇时,如果它们的振幅频率相近,就会在特定的空间位置上形成干涉。振动在有些局部会增加,在有些地方会相互抵消,会在空间内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即“干涉驻波”,这就是所谓的“粒子性”,佛家称为“色”。《心经》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且它“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人的行为和意识,也遵循光的特性:当能量波产生同频共振的时候,就会产生像;呈现的这种空间能量结构,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它们的叠加构成了人对世界的感知。
万物本质皆是“波”,“波”的形态各异,有方波、三角波等各种复杂波形。这些波也有一个共性,根据“傅里叶定律”,都可以被分解为不同振幅和不同波长的“正弦波”(SinX)的叠加。正弦波也叫“简谐波”,所谓“大道至简”,这是宇宙空间的能量共性。SinX分为上下两部分,道家称为“阴阳”,上面是阳,下面是阴;佛家称之为“一念”,所谓“起心动念”、“一念一众生”;中国传统文化里,“龙”就是正弦波的图腾。
如图7.4,如果把SinX的阳和阴两部分用a和b来表示,可以表达为a+b=1,其中a为阳爻,b为阴爻。如果两个正弦波互相干涉、相互作用的时候,最终的结果是(a+b)×(a+b)=1,展开后是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分别对应了火、金、木、水四种能量,其综合能量对应了“土”的能量,所以,五行能量实质就是两个能量波同频共振的五种空间震动状态,是构成物质的基础因素。但是,每一件事物,不同人看到的形态实质是不一样的,这就有了第三个“观察者”的因素——来自观察者的第三个能量波,佛家称为“业”,形成了(a+b)3,分解开来,就是八卦。八个物质能量集结与八个信息能量的集结构成八八六十四卦,是宇宙时空一切事物最基本的能量分布,相当于所有能量的基本基因。这就是《易经》的奥妙,也解释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图7.4:太极八卦与正弦波干涉
宇宙中所有能量波的运动是持续不断的,当能量波相遇时产生干涉,由弱及强,又由强及弱,就是佛家“成住坏空”的整个过程。此外,能量波的传送可以无处不在,就像在池塘里扔进一颗小石子,产生的涟漪可以遍布整个池塘,所以,“起心动念,惊动十方神煞”,我们的起心动念可以传遍宇宙中的整个虚空法界。反过来理解,宇宙中的每个质点都受到虚空法界所有能量波的影响,因此,每一个质点都是“全息”的,具足宇宙的所有信息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宇宙全息律”)。因此,“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有“向内求”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外求”只能得到三维有限的知识,只是“道理”,而不是“道”。正如毛主席24岁就在《心之力》中写到:“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
但是我们为什么活不出这种内在“圆融无碍”、“本自具足”的状态呢?《华严经》说:“但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是我们自己因“执念”而产生的认知。宇宙间的能量波原本就是以“空性”的状态存在,当我们产生分别心的时候,就产生了能量波的干涉成“像”。所谓“有生于无”,所有我们看到的外部世界,都是由我们的认知投影出来的。观察者自身认知的能量频谱可以“渲染”或决定现实的存在,这就是第三章谈到的“观察者效应”。佛家讲:“万法由心、相由心生”,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难以看到真实全貌的我们,大多数时候,就好似“盲人摸象”一般。
我们看到,不同的东西方智慧文化,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通过经文展现出来的,都是从上到下,从高维到低维的认知。不同空间维度,对生命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而我们现在的研究,是站在三维的角度,从下到上地去求索,理解的生命仅仅是“从生到死”的过程。而目前的量子力学研究了有形和无形的临界态,仅仅是对三维认知的“有限突破”,再往上就没有力量去描述了。所以,我们必须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三维实践检验三维真理,高维实践检验高维真理,想用三维实践去检验高维真理,就像蚂蚁无法检验人的真理一样。《道德经》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道”是从“最高境界”的N维往下,下面的维度全是“德”,是心的“自由度”,所谓“厚德载物”。儒家在《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即是维度,“明德”是高境界的自由度,即是“道”;第一个“明”就是不断地提高维度的认知;“至善”是“明德”的境界,指向的是N维,即宇宙空间最高境界的智慧;就是不断地超越认知,最终的目标是达到明德,达到高维的智慧境界。《金刚经》有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当我们的内在不断地扫除障碍,超越障碍而实现内在智慧达到无穷大的境界时,整体宇宙和我们的身心合一,这就是“天人合一”。
生命是有层次的,当我们打开对宇宙空间的认知,从三维到四维——时间成为变量的时候,我们就不会仅仅活在有限的生命状态里了。一秒钟可以变成一千年、一万年、一亿年,微观世界的一切可以了了分明;同样,也可以把一万年缩短到一秒钟,所以宏观世界可以瞬间被拉到眼前,这就是高维的“空间折叠”或“虫洞”。四维的“自由度”比三维高出无穷多倍,已经没有了“从生到死”的时间限制,生命在“灵魂”层次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祂是投影源,是高维能量,《道德经》称为“出生入死”,“出”和“入”,很好地解释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原来,我是来自于高维的(灵魂),我是高维能量在空间的投影,我离开后会回到高维投影源中去,叫“往生”、“视死如归”。由此可见,原来生命的意义是提升能量的维度,它指向的终极目标是投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