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三、人类起源之“神创论”
Share
三、人类起源之“神创论”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一提到宗教,很多人会与“伪科学”联系起来,认为宗教是“封建迷信”。借用恩格斯的一句话:原始宗教是自发的,而自发的宗教“在它产生的时候,并没有欺骗成分”。
在三大宗教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单一神论宗教”,即有崇拜的唯一的神明;而佛教是“非神论宗教”,其核心是通过佛菩萨开示,为人们讲解生命的实相,获得解脱和内心平静。
基督教传播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基督教徒认为,耶和华(耶稣,Jehovah)是神的儿子和救世主,他出生在马槽中,成年后传讲上帝的教义,后来被钉在十字架上,为人类的罪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并在死后第三天复活,成为基督(Jesus Christ)。基督教的支持者们相信,通过信仰和接受耶稣基督的生命、死亡和复活,可以得到永生。基督教的教义强调爱、仁慈、善良、和平、谅解和宽容,并分支出众多教派,如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
伊斯兰教始于公元7世纪,所有穆斯林信仰唯一的真主安拉(Allah)。穆罕默德(Muhammad)被认为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和最后一位先知。穆斯林们的目标是遵守真主教诲,并致力于寻求真理、和平、爱和尊重。穆斯林相信,在死后的生命中,人们将被送到天堂或地狱,这取决于教徒在生活中的行为。
世界原本也没有那么复杂。包括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关于人类起源的描述均是上帝创造亚当和夏娃,后他们被驱逐出伊甸园的故事,也都有史前大洪水的记录,只不过各自教派的创始人(神之子)有不同的名字而已。只是,对于人类起源的问题,“神创论”与“进化论”几乎完全相反,是真正意义上的“退化论”。
让我们先从巨著《圣经》说起。《圣经》是基督教、犹太教信徒们每日捧在手心中的“葵花宝典”,在全世界的信众近25亿人,用2000多种语言翻译的《圣经》已发行超过100亿册,是当之无愧的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书籍。
中国的佛经浩如烟海,但《圣经》仅一本,为什么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这么神奇的书籍是谁写的?一般认为,《圣经》是由多位作者在不同时间撰写。《旧约》中,摩西被认为是前五卷的撰写者,《新约》中的《福音书》则分别由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等人撰写。整部《圣经》历经1600多年才完稿。大部分教徒认为,《圣经》是照着神的启示原文记录下来的,而整本《圣经》就是记录神的话语。
《圣经》的第一卷《创世纪》中记载了上帝创世和人类的诞生,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故事。
起初,天地一片混沌,仿佛黑暗笼罩的深渊,天主的神(上帝)在水面上运行。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祂把光和黑暗分开,称光为“昼”,黑暗为“夜”。晚间过去,清晨来临,这就是第一天。
第二天,上帝命令:“在水与水之间要有穹苍,将水上下分开。”于是,上帝创造了穹苍,并称之为“天”。
第三天,上帝说:“天空下面的水要聚集到一处,好使大地出现。”上帝称大地为“陆”,汇集在一起的水为“海”。上帝又说:“陆地要生长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产五谷的,也有结果子的。”于是,陆地上长出了各类植物。
第四天,上帝命令:“天空要有光体来分别昼夜。”祂创造了太阳支配白天,月亮管理黑夜,又造了星星。
第五天,上帝说:“水里要繁殖各种动物,天空要有各种飞鸟。”于是,祂创造了巨大的海兽、水里的各种动物和天空的各种飞鸟。祂赐福给这些动物,让鱼类在海洋繁殖,让飞鸟在陆地增多。
第六天,上帝命令:“大地要繁殖各类动物:牲畜、野兽、爬虫。”接着,上帝说:“我们来创造人,他们要跟我们相像,让他们管理鱼类、鸟类,和一切动物。”于是,上帝用地上的灰土做了一个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魂的活人,叫亚当(希伯来语意思是“用泥土造的人”)。上帝将亚当安置在了东方伊甸园内,使地面生出各种好吃好看的果树,有一条河流有四个分支,灌溉这个乐园。上帝让亚当耕种,看守乐园。但是祂也命令道:“乐园中各树上的果子,你都可以吃,只有善恶树上的果子不可以吃,因为你吃了,必定要死”。上帝看亚当太孤单,说:“我要找一个合适的伴侣来帮助你。”于是,上帝把各种动物和飞鸟带来让他取名。亚当给动物一一取名,但是,它们当中没有一个适合作他的伴侣。于是,上帝在亚当睡着的时候,用他的一根肋骨创造了一个女人,把她带到了亚当面前。亚当说:“这终于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我要叫她‘女人’(Eva夏娃,和男人的希伯来语发音相近)。”上帝赐福给亚当和夏娃说:“你们要生养许多儿女,使你们的后代遍满全世界。我要你们管理鱼类、鸟类和所有动物。”(图5.7)

图5.7:《伊甸园中的亚当与夏娃》油画(梵蒂冈博物馆)
宇宙万物都造好了,第七天,上帝因为完成了创造歇工休息。上帝祝福了第七天,并定为圣日,即安息日。
在这之后,亚当和夏娃就生活在美好的伊甸园里,他们都光着身体,然而他们并不害羞。可是后来,夏娃由于受到蛇的诱惑没忍住,就偷吃了善恶树上的果子,之后她又摘了一枚让亚当吃了。之后,他们彼此对望,明白了男女有别,也意识到自己是裸体,就有了羞耻之心。上帝发现后十分气愤,祂惩罚了蛇,罚它用肚子在地上爬行,还将亚当和夏娃赶出了伊甸园,并说:“从今往后,夏娃必受分娩之苦,亚当必须累得满头冒汗才能活下去,劳作一生,归于尘土。”
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后,生的第一个孩子叫该隐,是地球上第一个耕种者;第二个孩子叫亚伯,是地球上第一个牧羊人。过了些日子,该隐带了些土特产,亚伯选了最好的小羊,献给上帝。上帝喜欢亚伯,接受了他的祭品,却拒绝了该隐。该隐很生气,把弟弟杀死了。上帝非常愤怒,将该隐流落到伊甸园以东的地方居住。后来该隐成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取名以诺,并在这里建造了早期的城市。
亚当130岁时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塞特,之后在930岁的时候死去。塞特在105岁时生了儿子,取名以挪士,活到了912岁。以挪士90岁生子,名该南,活到905岁……
这时人口开始迅速增加,但人们的寿命显著缩短。《以诺书》记载:上帝从天堂派来了200名天使来守望地球,这些天使在地球上各个片区内,执行着自己的保护任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使们似乎爱上了地球的生活,渐渐地被人类同化了。上帝很生气,称他们为“堕落天使”。堕落天使们过上了普通人类的生活,教会人类很多的语言、文字和知识,随即开启了人类的文明。堕落天使与地球上的女子成婚,生下的孩子身材异常高大,就是我们传说中的巨人。但是,巨人们不仅吃光了人类的储备,还攻击各种飞禽走兽,互相残杀。上帝看见人世间罪恶遍地,已经无药可救,于是决定发动一场毁天灭地的大洪水,昼夜降雨让地球重新再来一次。
在大洪水来临之前,他只通知了一个叫诺亚的人,让他打造大船,船分三层,除了诺亚的家人外,把世上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带入方舟,以保证生命的延续。这就是“诺亚方舟”和许多古文明中都记载的“上古大洪水”。
关于上古这场毁天灭地的大洪水,人类有着共同的记忆。不光是信奉《圣经》的希伯来文明,华夏文明的《山海经》以及“大禹治水”的传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文明、南美洲的玛雅文明、中国台湾的阿美族文明和泰雅族文明、北美的印第安文明,甚至古希腊文明,均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一个传说是传说,一致的传说会不会是真实历史记录呢?
不过,仅仅是洪水不可能达到“灭世”的效果。俄罗斯“火星男孩”波力斯卡回忆说:“公元前4500年或者更早,地球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洪水,最高水位达到5000米;欧洲人全部被灭种了,亚洲人生活在昆仑山、海拔5000米以上的土著亚洲人活了下来……”
《亚当与夏娃的故事》(参见英文原版)以大洪水开篇,翻译节选如下:
随着一声低得几乎听不见的隆隆声,声音逐渐增大,骤然爆发成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山脉像风中的蕨类一样摇晃,巨大的太平洋后退,堆积成超过两英里高的水山,以千军万马之势,向东奔跑,横穿大陆。愤怒的大西洋越积越高,追随着尖叫的风向东方前进。伴随着超音速的狂风,每一个生命都被撕成碎片。地震无处不在,液态熔岩冲破了地表,狂暴的海洋巨墙紧随其后,将受风蹂躏的城市埋入两英里深的沸腾海水之下。在仅仅几小时前还有数百万人行走的地方,几乎没有一块石头留下来。
整个世界都遭受着同样的灾难:飓风、地火、洪水和冰冻。阿尔卑斯山、乌拉尔山脉等在水墙到来之前都经历了猛烈的颤抖。丛林动物被风撕成碎片,堆积成肉和骨的山,被海水和泥浆埋葬。除了非洲边沿,大陆几乎没有动植物能够幸免于洪水和冰冻,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海平面以下。
风暴和洪水的狂怒持续了六天六夜。在第七天,海洋开始在它们的新家中安定下来,海水冲刷后,大平原上又形成了另一层深厚的泥土,全球的海洋上升了200英尺(约61米)以上,地球再次移动了它厚达60英里(约96千米)的地壳,极地在几乎一天的时间里移动到了赤道附近,澳大利亚成为了北温带地区的新大陆,埃及从地中海的淹没中重新浮现…… 灾难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将剩下的那些可怜的幸存者驱赶到了一个新的石器时代,一切文明都从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