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五、显化法则
Share
“现实只是一种幻想,尽管是一种持久的幻想。”
——爱因斯坦
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世界仿佛存在“天人感应”:您想什么就会遇见什么,怕什么就会来什么,迷悟一念间。
根据超弦理论,宇宙万物由振动的弦组成。“弦”源于振动频率,振动频率构成最基本的各种微观粒子,微观粒子的共振组合成宇宙万物。回忆一下前文提到的普朗克能量公式:E = hv(E是能量,h是量子常数,v是振动的频率),意识就是能量,频率越高能量就越强。
振动频率最低的是固体物质,如桌椅;其次是有生命的物质,比如草木、动物;再次是人类的身体。频率最高的是无形的物质,比如人的思想意识,它不但能够影响人体内的有形能量——即分子到分子、细胞到细胞的物质能量传递,还可以超越空间的限制,产生“量子纠缠”。正是不同频率的振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宇宙万物景象。而同频共振,又将具有相同共振频率的事物捆绑在了一起。
普朗克大胆地想象:所有物质的起源和存在,只有力量的作用!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力量的背景中存在着某种智慧的意识,这种智慧是构成所有物质的母体(矩阵)。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是“帆动、风动、仁者心动”的故事。我们看到帆动,知到帆动是因为风吹,那风动是因为什么呢?答案是仁者心动,也就是我们的意识在动。
近代科学和量子物理学在研究人的意识的时候还发现,现实中人对一件事情、一种事物、一个想法在意识中保持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这不利于能量的汇聚。如果能够把一种意识持续保持的话,或者很多人能够产生共同的意识,那这种意识在现实中呈现的概率会急剧提升。这就是《秘密》里面说到的“吸引力法则”的关键:如果人们能够在内在造一个相,持续地观想这个相,这个相在现实中呈现概率就会急剧提升。这也是古人用大型法事祈福、祈雨的原理。
从能量的角度,还可以认为:人类的初级能量从饮食中获取,中等能量从大脑中获取,高等能量来自于更高等的空间。这似乎也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当环境不适应生命生存的时候,人类的生命可以选择纵向提升。
我们提3个“显化”法则的“潜规则”或者“方便法门”。
第一,关注于频率的提升。
哪怕是在三维的空间里,利用“显化”的法则,时间也可以被“拉长”或者“缩短”。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其实,量子的世界里几乎没有时间概念,时间并非以直线排列,量子纠缠可以做到几百光年的距离瞬间到达。人脑当然不能决定时间,我们把格林尼治时间称为“地球时间”,把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到的时间称为“意识时间”。和情人在一起的1小时可能觉得像是1分钟;45分钟的足球比赛时间感觉很短,但不喜欢上的课程45分钟感觉无比漫长;ICU里的病人在压抑的抢救仪器中可能“度日如年”;斗牛比赛开场数秒钟在斗牛士的意识时间里无比漫长;有时候出门度假才两三天回家时却觉得好像已经过了一周。村松大辅说:提高意识的集中度,就能将意识的频率迅速提升,时间就会增加。好比在考场上,许多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考卷,但是同样的考卷在平常练习时,可能根本答不完。这是因为,集中注意力、爱(感谢)、开心的频率都很高,会释放出大量的高频光子,使“意识时间”延长(比如梦境的脑波频率很高,梦中的“意识时间”会明显延长);而散漫、懒惰、消极的频率很低,会显化出仿佛“慢动作”般的“意识时间”。
频率是心灵感受的源泉,提高频率即能改变空间共振,同时提升个人能量。因此,让病床上的家人感受到爱与温暖,放一盆绿植,都能降低他的痛苦,使他觉得时间会过得快一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寺院和森林走走会给人感觉人清气爽;为什么“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为什么疫情三年的网课不如线下课程的效果好;为什么杰克逊演唱会的现场远比电视机前要震撼许多;为什么足球比赛主场容易赢球,而现场比赛让球迷疯狂;为什么在答考试卷时,从擅长的题目做起总是最佳的原则;从而,在选择大学的专业或工作时,我们也要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事情。
第二,显化与全息律。
宇宙中的任意量子,都会有量子纠缠现象,但每个局部之量子,又都是“全息”的。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拿佛教中的因陀罗网做比方。因陀罗网是忉利天王的宫殿里悬挂的一张用宝珠结成的网,这张网上面布满了无数的珠子。这些珠子的表面都非常光滑透明,它们本身没有颜色,却可以反射周遭一切事物的颜色,即可以收摄这张网上其他所有珠子的像。所以每一粒珠子都能反映整个宇宙,都包含了所有,这就是六祖慧能在解释般若时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当一粒珠子所投射的像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一定会被同时同步,毫无时间差地投射到所有其他的珠子上,其他珠子也在无时无刻地反射着其他珠子里面的反射像。
如果把我们的心识比作一粒珠子,当它没有任何杂念,这颗珠子的表面不被任何东西所遮蔽的时候,它就会如实地反射这个世界上所有一切的本来面貌。可惜我们大部分人的珠子都是有遮蔽的,正如六祖慧能说“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们看到的像,其实是自己内心的映射。我们人生的重大任务,是要去除“尘埃”,努力擦亮自己的“珠子”,这样才能如实地看到周围的珠子,而你的光芒,也会被映射到其他珠子上。
宇宙全息律,也很类似近年很火的区块链概念。区块链上的任意一点,都包含这个区块链上所有的信息,因而,整个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没有中心,也不会丢失信息。放大了说,宇宙中任意质点,都包含了宇宙中的所有信息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再拓展一些,举头三尺有神明,神明可以无处不在(在无数的寺院、家庭有无数的分身),无差别地捕获到宇宙中所有人与物的信息和能量的关系。神明与我们同在,“众生皆具佛性”,每一个普通人也有这样的能力或潜能,差别是我们是否能连接和察觉到罢了。
第三,直接显化结果。
回到因陀罗网,你的心识是一颗珠子,当你产生偏见的时候,这些偏差也会被同时投射到所有其他的珠子上,那么你看别人和别人看你就会同时共享这个偏差和偏见。这就是为什么在显化的时候,不要显化过程,也不要担心显化负面。当我们改变了自身珠子的投影源时,其他珠子只能不受控制地无差别地反射你的“当下”。如果我们想显化一个结果,比如拥有和谐的夫妻关系,那么唯一要做的就是通过你的眼睛把太太看成你理想的样子。所有的过程,抱怨或教导,只会固化成你对她的不好的角色定义,而唯一让她可以变化的,是由你直接给她安排一个好的角色,她自然会变好,让你体验到你想从这段关系中体验的感觉。
其实,无论我们跟任何人交往,最终体验到的都是自己;无论你在剧本中扮演或创造任何角色,最终是你自己感受角色的关系。
有一本书叫《零极限》,讲述一位夏威夷治疗师做了一个实验,他在精神病医院里不见任何病人,只看一个一个的病历,并重复内心的负面能量清理,结果三年后,这个医院的病人都痊愈离开了。治疗师的清理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对面对的一切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并在纯粹的爱、包容与平静中重复四句话:“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能达到这位治疗师的程度,听起来真的是天方夜谭般神奇,其实这种显化的难度也是极高的。如果我们个人,把自己内在的烦恼都能看破、超越,并转化成智慧的时候,就是一个觉者,也叫罗汉。如果我们把别人的烦恼当成自己的烦恼去化解,让别人的烦恼成为自己得智慧的因,就是菩萨的境界,一种利他的境界。如果在更大范畴内,把任何人的烦恼都变成自己的烦恼,对一切承担百分之百的责任,就是利益众生的佛。所以地藏王菩萨誓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当下即证得圆满。不只是地藏王菩萨如此发心,一切佛菩萨均如是。
《坛经》有言:“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是说贪、嗔、痴等烦恼,其当体为菩提;离此菩提法性之外,则别无诸法可言,故于“烦恼之性”立“菩提之名”。通俗而言,现实中呈现的任何一种烦恼,都是我们获得智慧的机会。所有的外在所现,也皆是我们内在的投影。正所谓“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
现实中,我们常常发现,你关注什么,就会吸引什么。怕什么,来什么。那些总是担心某件事情会发生的人,总是埋怨不满的人,生活也会种种不顺,自己就像一个预言“神算”:担心堵车果然堵车,担心晚点果然晚点,担心事出有变果然不出所料。这样的人,碰到一点小事,很快内心失控,殊不知堵车、晚点,都是自己起心动念显化的结果。
我身边也有这样的典型,本身是极其聪慧之人,擅长察言观色,一眼就能看到别人身上的缺陷,却马上想到这个人是不是要从他这里获得到好处,从而保持戒备。这种人,自以为眼光锐利,好言他人对错得失,再加上不会示弱,高高在上,注定要成为孤家寡人。殊不知,你眼中的他,就是他眼中的你,两者一定是一致的。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但是我们何不用长板去与人交往?生活中,哪怕我已经知道了一个人的短板,也会尽量放大他身上的长板。因此,我常常能看到事物积极和阳光的一面。我也深信,一切针对别人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因为只有自己是那个投影源。当我们以美丽的一面转向别人的时候,别人最美的一面也会转向你。
佛说:若说人不好,自己苦未了。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世界就是魔镜,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你无法用一只手鼓掌,看不到别人的好,是否因为自己还不够好?美丑都是自己,看见美就是自己美,看见丑就是自己丑。从这个角度上看,如果你周围的人都很优秀,那么你这个人也不错。如果一个人能时时发现美、感受美,他/她必然也是很美的人。这正呼应了《心相篇》的总纲:“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面相学为什么会神准:存好心者自有福相,心不善者自是刻薄相。
“显化法则”有一个“懒人”的方便法门,可以用来“一刀切”地解决绝大多数问题:就是用满意的、完美的眼睛去看待所有周遭的人和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心中有美景,气运自阳光,凡事多往好的方面去想,气运磁场也就慢慢随之改变。当你时时刻刻对周围的任何事情都感觉满意的时候,那你唯一允许自己体验到的感觉就是满意和完美,一切冥冥中都会完美地如愿完成。相由心生,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见到他人的好,皆为投影,其实最终是因为你自己好。你体验的还是自己,无比地自在,无比地满足,无比地热爱生活。
“显化法则”不是直接将你想要的结果“拉过来”,而是需要你时刻散发与获得与结果最相似的频率,直接“移动”到能量所显示出来的现实,将结果最大化。比如,你想显化成功,就不要总是惧怕失败,努力像“成功的人”一样思考和行动。当然,不同的事、不同的人、不同的能量频率磁场,显化的时间和程度也是不同的,不要执着于期望结果体现出的外观和过程,因为一旦出现不同的结果并使你深感失望,失望的现实反而会大量显现出来。
除了懒人的做法,最高明的心态,就是: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即心即佛,当下即道场,人生处处是修行。常内观,多自省,不抱怨,能放下,多感恩,吃好饭,睡好觉、顺其自然(但又不是听天由命)。同时,想法成为一颗抱阳的种子,才能在机缘和合之下,得到上天雨露或甘霖的馈赠。有了这个格局和决心,再难的事情,船到桥头自然直;再苦的日子,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