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五、灵魂那些事
Share
近两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得太快,顷刻间人工智能+机器——“会思考”的机器人就诞生了。有人担心这些机器人会威胁人类,是的,学习型机器人很容易替代绝大部分的重复劳动,但是,人和机器最大的差别在于:人有灵魂。
关于灵魂的疑问千奇百怪,我们在第四章中讲解过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和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灵魂一定有自己的重量。这里,我们解答一些关于魂魄与命运、死亡之间关系,抛砖引玉,尝试揭开围绕此话题的“冰山一角”。
- 一样的米养百样的人
古人说“一样的米养百样的人”,哪怕同一个屋檐下的兄弟姐妹,甚至双胞胎都概莫能外,为什么呢?每个人所具有的三魂,承载着累世业力,原本就有高低、优劣、强弱、好坏之差异,表现为有形有相之人,有好人、坏人、善人、恶人、君子、小人等分别,亦有智慧、贤德、富贵、贫贱等差异,包括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文化等,各不相同,自然会影响到人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欲、所喜所恶、所爱所嗔等,于是会生造出种种的是非、善恶、恩怨、情仇、喜怒、哀乐、成败、得失、痛苦、烦恼……
因三魂间互相影响与作用所产生的不同的结果,有了不同程度的“贪、嗔、痴、慢、疑”。举个例子,有的人命魂强烈,唯我独尊、利己心、占有欲强,对人对事较为主观、固执、好胜、执着、极具攻击性;相反,命魂薄弱的人,凡事无私心,却易消极、懦弱、被动、无主见。地魂敏锐的人,对事物的感受细腻,反应机巧灵敏;相反,地魂迟钝的人,看起来粗线条,常常麻木不仁、漫不经心、后知后觉…… 由于人的三魂差别这么大,表象自然就错综复杂,千差万别。
有人可能会问:佛陀不是讲“众生平等”?这里的众生平等可不是讲人生而平等,而是说:众生皆有平等的修行机会。完整的诠释是: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孩子们常念诵的《三字经》,开篇云:“人之初,性本善”,这里的“善”,也不仅是善良,更有“圆满、清净”之意。在最初的时候,人的自性都是圆满的,就好像刚诞生的婴儿,能够平等对待世间万物而没有分别,像水一样纯净;也好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就呈现什么。
- 三魂七魄与命运
天魂主光,地魂则是天魂的光照射在人命魂之上所形成的影子。所以地魂又称为影魂。无光不成影,无影不成相。在人体内部,天冲、灵慧二天魄之阴,与精、英二地魄之阳交,而产生人魄有形之气力。在人身外部,则是因天魂之阳,与地魂之阴聚合,产生命魂而生人,命魂终结时,又分出阴阳,二魂回归天地。
人出生后,三魂相合,主人无形的命运。其中命运二字的“命”,指人的命魂,对应天地二魂。“运”是由人的天、地二魂联合,主人“命”的好坏和强弱,显现出“运”的旺盛和衰败。运主虚空,命主实相;运无形而命有形;运由命所主,命由运所发;运与命复合,则构成人类完整的生命体。
凡人在人世间命运的好坏,在于此人的命与运是相生、相合,还是相克(相互制约)。若是运强过了命,不去生扶自己的命,并反而压制命,则人身三魂不能相生、相扶,此人必表现为命薄和体弱。只有命强过运,而使得运不得不去生扶自己的命,则三魂才能相生合,此人根基深厚,才会表现出身强命旺。
天魂和地魂既能依附于肉身而显化万象,也能脱离肉身而存在,所以人的天魂和地魂也称为身外化身。修行人若能修得命运融合,天光(天魂)与地相(地魂)才能与人的命魂相合。也只有命魂强过天、地二魂之人,修行才易于成功。天眼的位置,即是人体眉心的灵慧之魄。修行深厚或特异功能之人,天地二魂在外所见的一切相,可以在人的大脑和天眼里显现(见第七章《挠场的科学》)。
- 三魂七魄与健康
三魂七魄与健康,在上文已经说了不少,这里再稍作补充。
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其命魂必然强旺、天魂必然清明、地魂必然敏锐。相反,当身体衰弱多病时,其命魂必然消沉、天魂必然浊晦、地魂必然迟钝。三魂七魄于人活着的时候,是人生历程中一切种种的主宰与根源。三魂俱全、七魄安住,方是一个正常标准的人。当人的身体不健康或多病痛折磨时,必然生活得很痛苦,其才能、智慧必然不易发挥,感觉生活乏味、无趣、烦恼、苦闷、压抑等,是谓“三魂不安、七魄不定”。
换句话说,可以从一个人的清醒时的精神面貌和睡着时的外形面貌来判断他的魂魄状态。想了解魂的功能,可以观察人的精神、情绪、情感,以及晚上的梦境。想了解魄的功能,观察一下睡觉就可以了。沉睡之中,人知冷热,热蹬被子,冷加覆盖,都是魄在工作。伤魄或落魄的人,会打鼾、憋气,甚至会睡眠过浅、梦魇不醒、呼吸暂停、或心跳骤停。若魄的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入睡后肠胃仍在消化,早晨起来觉察饥饿;反之就会出现积食不化、嗳腐吞酸、口臭咽干的症状;小肠能泌别清浊,膀胱会贮存尿液;反之就会出现遗尿、起夜;性功能也在夜间恢复,反之则易滑精、带下……
人生病的时候,七魄最先不稳。七魄去半便性命危。民间称有些八字全阴或者身体比较弱的小孩,魄也不稳,容易“丢魄”或者“鬼上身”。
三魂是灵体和能量,类似光源,据说是有颜色的,能够以不同颜色的光源呈现在人的周边。有些具备天眼、慧眼、法眼和阴阳眼的人,可以根据能量来判定世人的生命状态。比如看濒死之人,周身光很暗很暗,就是魂要走了。
需要提醒读者的是,除了少数与魂魄有关的病,生活中的大部分病,都是实病,还是需要就医治疗的(见第十一章《人的四种病》)。有些人,根本没什么事情,纯粹是自己瞎琢磨,疑心生暗鬼,最后还会整出病来,自己吓了自己。中药中有很多帮助安神和改善睡眠的药物,如琥珀、龙骨、酸枣仁、甘麦、大枣等等,都可以安神,对睡眠质量的提高和改善抑郁情绪有较好的功效。
- 三魂七魄与死亡
三魂是投胎的时候带来的,七魄则是完全依赖于肉体,是母胎孕育的时候后天形成的,随肉身生亡,不可离体,控制肉体中各个功能,随着婴儿脱离母体成为单独的个人开始产生,随着人的去世而终结。
濒死之人,七魄先散,三魂再离。绝大多数病逝之人去世前有明显的“死相”,比如面肌消瘦、面色铅灰、眼窝凹陷、眼神浑浊、下颌下垂,印堂发黑,西医叫“希氏面容”,这是七魄在缓缓散去的表现。
人死的时候魄也会离开人体,那魄从哪儿离开人体?中医认为人体有一个门,叫魄门,它是魄离开人体的门。魄门就是肛门。所以古人抢救快死的人,第一件事是塞住肛门。很多濒死之人的表现会屁滚尿流,大小便失禁。而人去世以后,太平间或殡仪馆工作人员会将遗体肛门塞住,则是为了尊重死者,防止逝者体内污物外流。
道教宗师刘一明认为:“魄者,借血气之灵,受金气而凝结,生后七七四十九日而始全,死后七七四十九日而始灭,世俗亡人,七七四十九日之期,正为此。”所以古人认为,魄最后完全消失的时间是逝者肉体死亡后的七七四十九天。
三魂之门不定,可以是身体各处,离体时间各异。濒死之人眼神浑浊,尤其是胎光(天魂)离体之后,瞳孔散开,是医学最简单的判定死亡的方式。命魂将去之人,表现为“死”的症状,比如昏厥、休克、瘫痪,命魂离开人体正式宣告生命的终结。
七魄在人死亡以后消失殆尽,天魂不死,可以转换。命魂和地魂,未必因肉体的死亡而马上消失,但终究会消失的。生前积有大德之人和修行得道之人,灵魂能量凝聚不散,可随意穿越时空。生前有巨大冤屈或未了心愿的人,由于强烈的意识凝聚作用,离体的灵魂可暂时不散,当频率同步或时空条件成熟时,可通过附体、显化等形式影响相关的人,或与相关之人的精神意识进行沟通,使活人产生“见鬼”的错觉。一旦心愿了结,则灵魂散去。
古人认为:人死后,一魂投、二魂游、三魂守。
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人去世之后,三魂归三条路:
人的元神是不生不灭的“无极”。人死之后天魂归天路,被带走上空间天路的寄托处,有称为“天牢”,一说“天牢收押”,该能量回归宇宙,但受到累世因果的牵连。电视剧里常听到“永世不得超生”,指的是天魂一直被限制(扣押),不让进入轮回。道教吕洞宾学派认为:元神都来自于太虚。“太虚”,也称“道貌”,即“道的样子”。道教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是由太虚之处幻化而来,世间万物的形态,人的情感、欲望都是虚的。我们每个人,又都是由元神和识神组成的。太虚中有过去、未来、现在所有意识体的元神,元神最终会归于太虚。《红楼梦》中有“贾宝玉神游太虚境”的精彩笔墨:警幻仙子受宁荣二公之灵嘱托,暗示“金陵十二钗”的结局,希望嫡孙宝玉能迷途知返,去成就一番事业,以振兴家族,认识“道”,进而悟“道”,奈何宝玉只是一块顽石,最终也没能领悟。
肉身死亡后,地魂一般会被阴差带入地狱受审。无论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有地狱。地狱是什么样子?因为中国民间本来就有很多会“过阴”的人,也有阴阳先生这样的合法职业,在很多古典名著、史书、野史均有记载。传说中有十八层地狱,并非世人想象的“楼层”,而是地狱判官根据在世所做恶行量刑,分为不同的层级的惩罚。地狱与天堂一样,境由心造,在不同的人眼中“千人千面”,与众生业力福报有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地藏菩萨本愿经》、《西藏生死书》、《玉历宝钞》、《阴律无情》、《幽冥问答录》、《坪阳再生人》。
地狱并非只有死后才可以到达,出马弟子、阴阳先生和特异功能人士,都可以“行走”地狱。民间传说,包拯就是经常“过阴”办事断案,他在电视剧的形象里眉心有一轮弯月,这弯月叫眉心轮,也就是“天眼”。其实每个人初降世的时候都有这一轮天眼,是命魂得天魂的光合,能在“月”(天眼)中成相,这就是为什么小孩子的眼睛,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事物,能有大人感受不到的感应。老人常言,如果小孩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哇哇大哭,或者很不高兴,说明这地方不宜久留。但是孩子到了四五岁之后,这个“天眼”就慢慢关闭了。
因地魂可知命魂的一切因果报应,也曾经主宰着在世肉身之善恶羞耻,常被称为“因果魂”。如果地府判定此人在世毫无恶行,则地魂会升天和天魂合二为一,地府对该地魂消籍,天地魂进入天庭名录。如善业多于恶业,则可能至人间,天魂与新的地魂,并部分旧地魂与祖宗地魂集合,在新的命魂上投胎。如恶业多于善业,地魂就会在地狱受刑苦。
随意结束生命,或对生命的不尊重,在法界看来,都是极其严重的罪行。非正常死亡(如灾害、意外、他杀、轻生)的人,因阳寿未尽,有可能在原地徘徊,变成孤魂野鬼,等到该命魂原本的阳寿尽了,才能魂归地府。生前犯过重大过错的人,即使枪毙,去地府也会被审判受刑,这类地魂很难被超度,要承受酷刑、忏悔并洗心革面。横死,或者死前有很重的怨气无法消散的,地府给予地魂一定的时间,让其在阳间以自己的方式驱散怨气,了结恩怨。所以,在很多灾害和意外现场,会找有修为的人做法事,超度亡灵。但花钱超度的功效却差异很大,大多数情况只是把停留在人间的亡魂超拔出来,并不能免去地狱刑苦,真正能够有对亡魂有很大帮助的,是在世亲人的诚心和回向。《地藏经》就讲述了地藏菩萨在母亲去世后发心回向,使其从地狱离苦得乐的感人故事。
正常死亡的命魂,大多数徘徊于墓地之间,暂居人间坟墓,成为“守尸魂”,可以享受家人后辈香火供奉。阴宅风水的调节,一般就是要处理好“守尸魂”,不然的话,会影响到子孙。非正常死亡而未被超度的人,死后地魂、命魂都会逗留在人间,有时会跟着体质较弱或三魂不稳的人,造成“外病”,是民间经常说的不小心“撞鬼”。
三魂在死后虽然分散开来,但是在降生为新生命之前,相互间仍然是有交感的。我们之前所说“同维为真”,活人与鬼魂处在不同的维度,所以不知鬼魂的痛苦。真正做了鬼魂,地魂在地府受审刑罚,承受的痛苦其他两魂感同身受,有如亲历。人魂在阳间享受香火和供奉,天地二魂也能接收到念力。
俗话说“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灵体世界像一面镜子,没有腐败舞弊,管理上只有比阳间更加严格。除了规定的中元、清明等祭祀节日,亡魂也有活动范围的规定,并不会打扰世人正常生活。
今生的三魂和前世的三魂有关联,但却不完全一样。如家族有新生儿,天魂、部分分散出来的地魂和命魂也会进入母体(有的可能在生产之时,在婴儿呱呱坠地瞬间,个别甚至在出生一段时间后),这样三魂聚合,化生为新的有形机体,一个新的生命就诞生了。
一切生物中,以人之三魂七魄最为俱全,最为完整。三魂至少必备其一,是一切生物存在、存活的必备条件。普通的动物和植物,也具有一魂或者两魂。但具备灵性的动植物,正如《聊斋志异》、《山海经》、《封神演义》、《白蛇传》等传说,可以修仙或具备人身,并非所有具备灵性的动植物都是“妖怪”。
1800多年前,东晋文人干宝在《搜神记》中指出:“妖怪者,盖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本于五行,通于五事,虽消息升降,化动万端,其于休咎之征,皆可得域而论矣。”干宝不仅对妖怪的确切范畴进行了界定——指精气依附于动植物,或山、石等各种物体,还解释了妖怪产生的基本原理——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可叹,老祖宗们千百年前就对超越当时人类思想认知的事物有了如此精确的定义,今天的人们却不以为然。
正如万物皆分阴阳,有神佛必有妖魔。妖魔亦有好坏,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大般涅槃经》、《大方等大集经》等大量的佛经中记载了佛陀与魔王波旬的对话。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孙悟空就是顽石成精,先为妖后成神。现实中,信奉萨满教的东北人常供奉五大保家仙,主要是“胡黄白柳灰”,分别是狐狸、黄鼠狼、刺猬、蛇和老鼠,其职责是保护家宅安宁,祂们与“土地爷”、“灶王爷”、“城隍爷”等一道,是与老百姓关系很近,护佑一方水土的正义之仙,与邪魔歪道早就势不两立。关于祂们的故事,可以用关键字搜索微博、微信公众号或各大听书网站。(请读者自辨真伪)